◎译 名 斯巴达300勇士/300死士/300壮士:斯巴达的逆袭/三百斯巴达勇士/战狼300
◎片 名 300
◎年 代 2006
◎地 区 美国
◎类 别 动作/剧情/历史/战争
◎语 言 英语/普通话
◎IMDB评分 7.8/10 (245,453 votes)
◎IMDB链接 http://6movie.org/topics/tt0416449/
◎片 长 116 Mins
◎导 演 扎克·施奈德 Zack Snyder
◎主 演 杰拉德·巴特勒 Gerard Butler ...... King Leonidas
琳娜·海蒂 Lena Headey ...... Queen Gorgo
多米尼克·威斯特 Dominic West ...... Theron
大卫·温汉姆 David Wenham ...... Dilios
文森特·里甘 Vincent Regan ...... Captain
迈克尔·法斯宾德 Michael Fassbender ...... Stelios
汤姆·维斯登姆 Tom Wisdom ...... Astinos
安德鲁·普利文 Andrew Pleavin ...... Daxos
安德鲁·特兰 Andrew Tiernan ...... Ephialtes
罗德里戈·桑托罗 Rodrigo Santoro ...... Xerxes
斯特芬·迈克哈蒂 Stephen McHattie ...... Loyalist
格雷戈·克拉默 Greg Kramer ...... Ephor #1
阿历克斯·伊万诺维奇 Alex Ivanovic ...... Ephor #2
凯莉·克雷格 Kelly Craig ...... Oracle Girl
泰勒·马克思·奈泽 Tyler Max Neitzel ...... Leonidas' Father
蒂姆·康诺利 Tim Connolly ...... Leonidas' Mother
玛丽·朱莉叶·里夫斯特 Marie-Julie Rivest ...... Fighting
塞巴斯蒂安·圣日尔曼 Sebastian St. Germain ...... Messenger
※※※※※※※ 资料信息 ※※※※※※※
◎简 介
公元前四百八十年,波斯国国王薛西斯一世统率五十万大军(号称500万之众)、战舰千余艘,大举进攻希腊。并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不可一世的薛西斯一世还向希腊各城邦发出劝降书,希望小邦们不战自降。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斯巴达城。结果,薛西斯的使者在众多希腊人的反抗热潮中吃尽了苦头。此时,为了抵御强敌,勇猛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亲率由各处集结而来的希腊联军约七千人,率先赶到温泉关,扼守住地势险要的关隘之地。
另一方面,已经在激烈的海战中消耗甚大的波斯军队,显然已经无法在两天内在陆战中组织起什么强烈的攻势,因此,两军的短兵相接并未一触即发。但两天后,狡猾的薛西斯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偷袭关后,措不及防的希腊守军很快就被击溃。为保存实力,列奥尼达斯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命令希腊联军的主力迅速撤退,以保存实力。自己亲率三百名斯巴达勇士殿后。与汹涌而至的数万波斯军展开了血腥的殊死搏斗,最终,这三百位勇士全部战死,也让波斯军队在攻破温泉一战中关付出了两万人死伤的惨痛代价……
◎幕后制作
关于原作
弗兰克·米勒(Frank Miller)1957年出生于马里兰州的奥米亚,1986年他推出自己的漫画处女作《蝙蝠侠黑骑士再现》,立即引起业界和读者的普遍关注。如果说在70、80年代,弗兰克·米勒在前人基础上创作的“金刚狼”和“蝙蝠侠”的众多漫画为他带来的还仅仅局限于圈内的名气,那么90年代早期,他放弃主流独辟蹊径推出了《罪恶之城》则真正奠定了他在漫画界的大师地位。
第一部描述温泉关战役的影片,是1962年的《斯巴达300勇士》,那一年弗兰克·米勒只有5岁。重温当年的《斯巴达300勇士》,影片的对白现在看起来古意盎然,然而其中的一段情节——300名勇士中奋战到最后的几人死于乱箭齐发——当时深深地震惊了米勒。5岁的米勒已经可以看漫画报刊,习惯于看到英雄必然胜利。那是他第一次意识到,英雄,未必就是笑到最后的的人。“那就是屠杀!但却震撼人心。”米勒后来评价那段情节。
那段情节对米勒的创作生涯必然有着深远的意义,因为米勒的作品里充满了悲剧英雄。例如,在支撑起一个时代蝙蝠侠传说的成名漫画《黑骑士归来》中,老迈的主人公已经退隐多年,却因种种原因不得不重出江湖,和各种恶势力搏斗,其中的高潮一幕,就是衰老的主人公大战昔日战友——超人。米勒总结说,他最擅长塑造的人物角色,就是那些不管多么努力,最后总是无望地败给命运的悲剧英雄,他们输掉最后的战役,但却赢得人心。 这种情结延伸到了《300死士》。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米勒就开始搜集资料,为《300死士》的创作作准备。
虽然弗兰克·米勒有不少漫画都被改编成电影,但对于自己这部只有5卷的漫画《300勇士》,米勒从来都不想交出电影改编权,因为他认为好莱坞会将他的这部心血之作拍成《特洛伊》之类的烂片。这次之所以妥协,完全是因为施奈德给出的电影样本与漫画实在太相符,崇尚技术的施奈德以及其制作团队做出几个小样片给弗兰克·米勒看,希望他能交出电影改编权。米勒看完之后十分兴奋,因为小样片中所有的一切,无论是颜色还是环境的塑造全都跟漫画一模一样,于是,他们就一拍即合拍起了这部电影。
关于导演
这部电影的诞生全由于两个疯狂男人的热心尝试。导演扎克·施奈德这个40岁的男人自小迷恋视觉技术,大学时期学的是视觉设计艺术专业,之后又跑到伦敦继续学视觉技术,之后当了10年的广告导演。这部《300勇士》是施奈德第二部电影作品。有记者问起施奈德为何等到将近40岁才开始拍电影时,施奈德笑着说其实当广告导演挺好的,收入不成问题。他也说在当广告导演期间有不少电影制片人找他拍电影,然而一直只想拍R级电影的施奈德没见到合适的题材。
施奈德的品味跟cult片王昆汀·塔伦蒂诺有点像,都喜欢血浆乱喷僵尸怪兽成群的电影,《洛城特警》这部电影的制片人先前是想让施奈德来当这片的导演的,但施奈德就认为这样的片不过瘾所以推了。直到2004年38岁的扎克终于拍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活死人黎明》,翻拍片,僵尸片,施奈德好好过了瘾,同时也由于此片的卖座顺带成名了。随后,施奈德就想将自己最钟爱的漫画《300》搬上银幕。
《300》是扎克·斯奈德作为导演的第二部电影作品,与其它的战争史诗片相比,这部《斯巴达300勇士》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影片的呈现形式上,将会给观众带来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导演更是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弗兰克·米勒原著的故事结构和细节,用黑色和黄色两种暗色调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壮观而神秘的古代战争场面。视觉效果一流,影像华丽到令人窒息。
“《300》不是《拯救大兵瑞恩》,它与真实的战争无关。我不想反思战争,只想表现战争,以最大程度的视觉美感表现残酷,把人类最丑陋的战争变成一种华美的东西。它甚至不是电影,更像一幕歌剧。”《300》之后,好莱坞的“技术疯汉俱乐部”又多了一名新成员——扎克·斯奈德。这个40岁的美国人本来不足以与乔治·卢卡斯、彼得·杰克逊、沃卓斯基兄弟相提并论,但《300》以一种低成本、高风格化的方式让他走进了这个圈子。
关于演员
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扮演者杰拉德·巴特勒的演技获得一致好评,但他得到这个角色非常侥幸。这个角色至少有15名候选者,大家都在健身房里非常刻苦地锻炼肌肉,指望得到这个角色。结果穿上波斯长袍试镜的时候,人人看起来宛如波斯老王再世。杰拉德笑称,导演当时估计也挑花了眼,因为他来到杰拉德面前,甚至没有问他是谁,就说“试试这个家伙吧”——心仪影片的导演居然叫不出自己的名字,这让雄心勃勃的杰拉德大受打击。不过,导演证明了他的眼光不错,杰拉德试了几条镜头,大家说“那个人就是斯巴达疯子国王”!
在拍电影的时候,施奈德对演员的要求不高,惟一要求就是要精壮男,出演过《歌剧魅影》的苏格兰演员杰拉德·巴特勒以及在《魔戒2、3》中出演法拉密的大卫·温汉都是因为这个条件入围加盟该电影的。在挑选了一堆精壮男之后,施奈德还给足几个月时间让他们天天健身,还请了美国著名的登山专家马克·崔特负责训练这些演员,带他们去爬山,总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更有男人味。在女演员的选择上,施奈德就要求她们足够性感。原本在漫画中女性角色的戏份几乎没有,但出于商业考虑,施奈德与弗兰克·米勒商量之后决定稍微增加希腊王后戈葛的戏份,于是电影版除了有添加戈葛打算混进300勇士团与丈夫里奥尼达共同作战的戏份之外,其他与原著完全一样。
到真正拍起电影时,这群演员就在一个废弃的车站里站在蓝幕前做表情动作,真正用演员来拍摄的时间只有2个月,而且拍摄过程十分简单,拍摄外景只用了1天完成,其余时间演员全在摄影棚的蓝幕前做表情动作,施奈德等人用了近1年的时间在电脑前制作各种画面,拍完之后往已经做好的CG场景一贴就完成了。
关于电影
最初《300死士》的制作人找到米勒,谈到合作事宜,米勒非常不愿意,因为300对他意味着很多。用他自己的话说,“《300死士》是他职业的璀璨顶峰。”他不能容忍自己的心血之作被改编成类似《特洛伊》之类的好莱坞大片。然而,在他看了几条试拍镜头之后,他被深深震撼了,于是同意授权。但导演对此又是一番说法,“米勒之所以授权给我们,是因为世上再无第二人能拍得出原著的感觉。”
从构思到完成《300死士》,米勒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也和很多专家交谈过。可以说,《300死士》是一部非常忠实历史的著作——然而,艺术家所谓的“忠实”,和历史学家的“忠实”,意义自然不一样。在历史上,斯巴达战士们身穿沉重的盔甲作战,有些人的盔甲重量相当于体重的一半。米勒认为这样的服装画出来会让悲壮英勇的斯巴达勇士们活像乌龟军团,所以就在原著里改变了人物的服饰,斯巴达国王以及他的部下身着猩红战袍,半裸着精壮的身体。那些战袍看起来活像皮甲制成的Speedo泳裤。米勒说:“古希腊题材中,人物通常是裸体的;出于同样的艺术考虑,我扒光了战士们的衣服。”
该片亦真亦幻的影像风格充分体现了原著作者弗兰克·米勒的创作真谛。事实上,为了能达到如此效果,影片导演扎克·斯奈德可谓费尽心思。影片的拍摄过程几乎全部使用数字背景技术。在这种先进的成像技术的帮助下,影片不但完全不需要实景拍摄,而且能在后期电脑制作的帮助下,完全可以达到导演想要达到的任何影像奇观的要求。
在拍摄过程中,导演所要做的就是指挥演员在蓝幕前做各种各样的表演而已。相信,很多人对此前那一部同样全部使用这种技术拍摄的影片《罪恶之城》也印象深刻。巧合的是,《罪恶之城》也同样根据漫画大师弗兰克·米勒的同名原著改编而来。具体来说,两部影片的拍摄方式还是有所不同:《罪恶之城》是采用数字类型的摄影机拍摄而成的,而《斯巴达300勇士》则使用的是传统形式摄影机。这种称为“数字背景技术”有两大优点:拍摄成本大大降低;另外给导演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以本片的规模,哪怕是部分实景拍摄,成本也会成倍增长。从画面风格来说,称得上导演奇才罗德里格兹和弗兰克·米勒正是依赖这种先进的数字背景技术,才能在《罪恶之城》里保持了原著的阴暗色调和漫画艺术的众多特点,并最终创作出了如此另类和优异的电影佳作。而这部《斯巴达300勇士》更是必须借助这种技术才能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画面效果。因为本片的每一格胶片都需要计算机特效加上背景,所以后期制作比一般影片耗时更多。在长达一年的后期制作中,为了能尽早完工,导演扎克·斯奈德特意雇用了美国和加拿大的多达九家的计算机特效制作公司共同参与制作。
与其它的战争史诗片相比,这部《斯巴达300勇士》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影片的呈现形式上,将会给观众带来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虽然影片的公映是在2007年,但早在2004年扎内德就已完成了全部的前期工作,2005年9月17日,影片在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冰风暴制片厂开机,而需要演员表演的部分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宣告完成。与之相比,主要演员在开拍前的训练却用去了长达半年的漫长时间,这是因为片中有大量的冷兵器时代战争场面需要演员们亲身上阵,要做到效果逼真、打斗真实,自然演员们非要经过大量的专业训练不可。
关于技术
就技术水平而言,《300》远远不及《指环王》、《金刚》。按导演的说法,这部片子其实是“低科技”的。所谓蓝屏拍摄与数字背景并不新鲜,做起来也不难。只不过,的确很少影片像《300》这样,除了演员是真的,所有背景元素都由计算机生成。他们花6个月时间在蒙特利尔的一个大库房里拍完了所有的真人镜头(除了一段马上戏是在跑马场拍的),然后45个演员在计算机里化身300斯巴达勇士和成千上万的波斯大军,两军对垒,雷霆万钧,还有数字大象在数字悬崖边爬上爬下助兴。有了这样的计算能力,电影不再是剪出来的,而是“画”出来的——所有的背景都是后期用数字遮片“画”上去的,每一帧画面里的天空、风景都可以重新修饰,光影色调都可以重新调节,以营造战场气势。
一般来说,特效电影都追求照片级别的真实感,树是树,岩石是岩石,但《300》里树不是树,岩石不是岩石,都像经过Photoshop的滤镜处理,刻意追求一种超现实的奇幻风格,连演员眼睛里的光泽都经过漫画式的处理。这是他们在视觉效果方面最大的创新。《300》幕后最主要的特效工作室Animal Logic曾为《十面埋伏》做过特效,李奥尼达斯王掷梭镖的姿态里隐约还能看到金城武射箭的影子。犀牛和大象则像是从《指环王》里跑出来的,不过他们的钱袋不像彼得·杰克逊那么厚实,做这么几只大象已经快让他们破产了。
相比之下,倒是一些“低科技”的手段更有趣,比如天空的“咖啡染色法”:把咖啡倒在一张白纸上,将咖啡渍扫描下来,就是一层纹理效果,再倒一层,就加一层纹理……然后在Photoshop里合成,在After Effects里做出动态效果。片中很多云蒸霞蔚的天空效果就是这样做出来的,看上去很自然,像是摄影机拍出来的,又有绘画的质感。
神谕女那段恍惚迷离的巫舞,裸体与发丝、轻纱交织流转,视觉效果惊人。其实是在一个大水桶里拍的,摄影机对着蓝幕慢速拍摄。美丽的女演员在片中看上去表情痛苦,其实只是在水下屏住呼吸而已。青烟袅袅的效果则是CG烟雾外包一层真实的烟雾。单用任何一种烟雾都做不到这种效果,三维中无法做出那样变幻莫测的烟,拍真实的烟雾又没法控制它的运动。
打斗场面大量应用了慢动作,尖锐的长矛疾速刺入血肉之躯,动作冻结在半空,然后迅速分开,身体立刻四分五裂,鲜血像颜料一样,以各种迷人的姿态或泼洒、或飞溅到屏幕上。导演想把这些血溅疆场的镜头做得抽象、干净、漂亮,所以片中没有动用任何真血,90%的血都是从墨渍、醋滴,甚至直接从《300》漫画书的封面上扫描下来,然后在三维环境中做成动画。弗兰克·米勒热爱CGI,因为它能最好地传达漫画家对现实的感受。很多极端的,风格化的,摄影机不可能得到的镜头,都可以通过CGI技术“画”出来。
◎片 名 300
◎年 代 2006
◎地 区 美国
◎类 别 动作/剧情/历史/战争
◎语 言 英语/普通话
◎IMDB评分 7.8/10 (245,453 votes)
◎IMDB链接 http://6movie.org/topics/tt0416449/
◎片 长 116 Mins
◎导 演 扎克·施奈德 Zack Snyder
◎主 演 杰拉德·巴特勒 Gerard Butler ...... King Leonidas
琳娜·海蒂 Lena Headey ...... Queen Gorgo
多米尼克·威斯特 Dominic West ...... Theron
大卫·温汉姆 David Wenham ...... Dilios
文森特·里甘 Vincent Regan ...... Captain
迈克尔·法斯宾德 Michael Fassbender ...... Stelios
汤姆·维斯登姆 Tom Wisdom ...... Astinos
安德鲁·普利文 Andrew Pleavin ...... Daxos
安德鲁·特兰 Andrew Tiernan ...... Ephialtes
罗德里戈·桑托罗 Rodrigo Santoro ...... Xerxes
斯特芬·迈克哈蒂 Stephen McHattie ...... Loyalist
格雷戈·克拉默 Greg Kramer ...... Ephor #1
阿历克斯·伊万诺维奇 Alex Ivanovic ...... Ephor #2
凯莉·克雷格 Kelly Craig ...... Oracle Girl
泰勒·马克思·奈泽 Tyler Max Neitzel ...... Leonidas' Father
蒂姆·康诺利 Tim Connolly ...... Leonidas' Mother
玛丽·朱莉叶·里夫斯特 Marie-Julie Rivest ...... Fighting
塞巴斯蒂安·圣日尔曼 Sebastian St. Germain ...... Messenger
※※※※※※※ 资料信息 ※※※※※※※
◎简 介
公元前四百八十年,波斯国国王薛西斯一世统率五十万大军(号称500万之众)、战舰千余艘,大举进攻希腊。并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不可一世的薛西斯一世还向希腊各城邦发出劝降书,希望小邦们不战自降。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斯巴达城。结果,薛西斯的使者在众多希腊人的反抗热潮中吃尽了苦头。此时,为了抵御强敌,勇猛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亲率由各处集结而来的希腊联军约七千人,率先赶到温泉关,扼守住地势险要的关隘之地。
另一方面,已经在激烈的海战中消耗甚大的波斯军队,显然已经无法在两天内在陆战中组织起什么强烈的攻势,因此,两军的短兵相接并未一触即发。但两天后,狡猾的薛西斯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偷袭关后,措不及防的希腊守军很快就被击溃。为保存实力,列奥尼达斯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命令希腊联军的主力迅速撤退,以保存实力。自己亲率三百名斯巴达勇士殿后。与汹涌而至的数万波斯军展开了血腥的殊死搏斗,最终,这三百位勇士全部战死,也让波斯军队在攻破温泉一战中关付出了两万人死伤的惨痛代价……
◎幕后制作
关于原作
弗兰克·米勒(Frank Miller)1957年出生于马里兰州的奥米亚,1986年他推出自己的漫画处女作《蝙蝠侠黑骑士再现》,立即引起业界和读者的普遍关注。如果说在70、80年代,弗兰克·米勒在前人基础上创作的“金刚狼”和“蝙蝠侠”的众多漫画为他带来的还仅仅局限于圈内的名气,那么90年代早期,他放弃主流独辟蹊径推出了《罪恶之城》则真正奠定了他在漫画界的大师地位。
第一部描述温泉关战役的影片,是1962年的《斯巴达300勇士》,那一年弗兰克·米勒只有5岁。重温当年的《斯巴达300勇士》,影片的对白现在看起来古意盎然,然而其中的一段情节——300名勇士中奋战到最后的几人死于乱箭齐发——当时深深地震惊了米勒。5岁的米勒已经可以看漫画报刊,习惯于看到英雄必然胜利。那是他第一次意识到,英雄,未必就是笑到最后的的人。“那就是屠杀!但却震撼人心。”米勒后来评价那段情节。
那段情节对米勒的创作生涯必然有着深远的意义,因为米勒的作品里充满了悲剧英雄。例如,在支撑起一个时代蝙蝠侠传说的成名漫画《黑骑士归来》中,老迈的主人公已经退隐多年,却因种种原因不得不重出江湖,和各种恶势力搏斗,其中的高潮一幕,就是衰老的主人公大战昔日战友——超人。米勒总结说,他最擅长塑造的人物角色,就是那些不管多么努力,最后总是无望地败给命运的悲剧英雄,他们输掉最后的战役,但却赢得人心。 这种情结延伸到了《300死士》。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米勒就开始搜集资料,为《300死士》的创作作准备。
虽然弗兰克·米勒有不少漫画都被改编成电影,但对于自己这部只有5卷的漫画《300勇士》,米勒从来都不想交出电影改编权,因为他认为好莱坞会将他的这部心血之作拍成《特洛伊》之类的烂片。这次之所以妥协,完全是因为施奈德给出的电影样本与漫画实在太相符,崇尚技术的施奈德以及其制作团队做出几个小样片给弗兰克·米勒看,希望他能交出电影改编权。米勒看完之后十分兴奋,因为小样片中所有的一切,无论是颜色还是环境的塑造全都跟漫画一模一样,于是,他们就一拍即合拍起了这部电影。
关于导演
这部电影的诞生全由于两个疯狂男人的热心尝试。导演扎克·施奈德这个40岁的男人自小迷恋视觉技术,大学时期学的是视觉设计艺术专业,之后又跑到伦敦继续学视觉技术,之后当了10年的广告导演。这部《300勇士》是施奈德第二部电影作品。有记者问起施奈德为何等到将近40岁才开始拍电影时,施奈德笑着说其实当广告导演挺好的,收入不成问题。他也说在当广告导演期间有不少电影制片人找他拍电影,然而一直只想拍R级电影的施奈德没见到合适的题材。
施奈德的品味跟cult片王昆汀·塔伦蒂诺有点像,都喜欢血浆乱喷僵尸怪兽成群的电影,《洛城特警》这部电影的制片人先前是想让施奈德来当这片的导演的,但施奈德就认为这样的片不过瘾所以推了。直到2004年38岁的扎克终于拍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活死人黎明》,翻拍片,僵尸片,施奈德好好过了瘾,同时也由于此片的卖座顺带成名了。随后,施奈德就想将自己最钟爱的漫画《300》搬上银幕。
《300》是扎克·斯奈德作为导演的第二部电影作品,与其它的战争史诗片相比,这部《斯巴达300勇士》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影片的呈现形式上,将会给观众带来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导演更是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弗兰克·米勒原著的故事结构和细节,用黑色和黄色两种暗色调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壮观而神秘的古代战争场面。视觉效果一流,影像华丽到令人窒息。
“《300》不是《拯救大兵瑞恩》,它与真实的战争无关。我不想反思战争,只想表现战争,以最大程度的视觉美感表现残酷,把人类最丑陋的战争变成一种华美的东西。它甚至不是电影,更像一幕歌剧。”《300》之后,好莱坞的“技术疯汉俱乐部”又多了一名新成员——扎克·斯奈德。这个40岁的美国人本来不足以与乔治·卢卡斯、彼得·杰克逊、沃卓斯基兄弟相提并论,但《300》以一种低成本、高风格化的方式让他走进了这个圈子。
关于演员
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扮演者杰拉德·巴特勒的演技获得一致好评,但他得到这个角色非常侥幸。这个角色至少有15名候选者,大家都在健身房里非常刻苦地锻炼肌肉,指望得到这个角色。结果穿上波斯长袍试镜的时候,人人看起来宛如波斯老王再世。杰拉德笑称,导演当时估计也挑花了眼,因为他来到杰拉德面前,甚至没有问他是谁,就说“试试这个家伙吧”——心仪影片的导演居然叫不出自己的名字,这让雄心勃勃的杰拉德大受打击。不过,导演证明了他的眼光不错,杰拉德试了几条镜头,大家说“那个人就是斯巴达疯子国王”!
在拍电影的时候,施奈德对演员的要求不高,惟一要求就是要精壮男,出演过《歌剧魅影》的苏格兰演员杰拉德·巴特勒以及在《魔戒2、3》中出演法拉密的大卫·温汉都是因为这个条件入围加盟该电影的。在挑选了一堆精壮男之后,施奈德还给足几个月时间让他们天天健身,还请了美国著名的登山专家马克·崔特负责训练这些演员,带他们去爬山,总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更有男人味。在女演员的选择上,施奈德就要求她们足够性感。原本在漫画中女性角色的戏份几乎没有,但出于商业考虑,施奈德与弗兰克·米勒商量之后决定稍微增加希腊王后戈葛的戏份,于是电影版除了有添加戈葛打算混进300勇士团与丈夫里奥尼达共同作战的戏份之外,其他与原著完全一样。
到真正拍起电影时,这群演员就在一个废弃的车站里站在蓝幕前做表情动作,真正用演员来拍摄的时间只有2个月,而且拍摄过程十分简单,拍摄外景只用了1天完成,其余时间演员全在摄影棚的蓝幕前做表情动作,施奈德等人用了近1年的时间在电脑前制作各种画面,拍完之后往已经做好的CG场景一贴就完成了。
关于电影
最初《300死士》的制作人找到米勒,谈到合作事宜,米勒非常不愿意,因为300对他意味着很多。用他自己的话说,“《300死士》是他职业的璀璨顶峰。”他不能容忍自己的心血之作被改编成类似《特洛伊》之类的好莱坞大片。然而,在他看了几条试拍镜头之后,他被深深震撼了,于是同意授权。但导演对此又是一番说法,“米勒之所以授权给我们,是因为世上再无第二人能拍得出原著的感觉。”
从构思到完成《300死士》,米勒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也和很多专家交谈过。可以说,《300死士》是一部非常忠实历史的著作——然而,艺术家所谓的“忠实”,和历史学家的“忠实”,意义自然不一样。在历史上,斯巴达战士们身穿沉重的盔甲作战,有些人的盔甲重量相当于体重的一半。米勒认为这样的服装画出来会让悲壮英勇的斯巴达勇士们活像乌龟军团,所以就在原著里改变了人物的服饰,斯巴达国王以及他的部下身着猩红战袍,半裸着精壮的身体。那些战袍看起来活像皮甲制成的Speedo泳裤。米勒说:“古希腊题材中,人物通常是裸体的;出于同样的艺术考虑,我扒光了战士们的衣服。”
该片亦真亦幻的影像风格充分体现了原著作者弗兰克·米勒的创作真谛。事实上,为了能达到如此效果,影片导演扎克·斯奈德可谓费尽心思。影片的拍摄过程几乎全部使用数字背景技术。在这种先进的成像技术的帮助下,影片不但完全不需要实景拍摄,而且能在后期电脑制作的帮助下,完全可以达到导演想要达到的任何影像奇观的要求。
在拍摄过程中,导演所要做的就是指挥演员在蓝幕前做各种各样的表演而已。相信,很多人对此前那一部同样全部使用这种技术拍摄的影片《罪恶之城》也印象深刻。巧合的是,《罪恶之城》也同样根据漫画大师弗兰克·米勒的同名原著改编而来。具体来说,两部影片的拍摄方式还是有所不同:《罪恶之城》是采用数字类型的摄影机拍摄而成的,而《斯巴达300勇士》则使用的是传统形式摄影机。这种称为“数字背景技术”有两大优点:拍摄成本大大降低;另外给导演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以本片的规模,哪怕是部分实景拍摄,成本也会成倍增长。从画面风格来说,称得上导演奇才罗德里格兹和弗兰克·米勒正是依赖这种先进的数字背景技术,才能在《罪恶之城》里保持了原著的阴暗色调和漫画艺术的众多特点,并最终创作出了如此另类和优异的电影佳作。而这部《斯巴达300勇士》更是必须借助这种技术才能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画面效果。因为本片的每一格胶片都需要计算机特效加上背景,所以后期制作比一般影片耗时更多。在长达一年的后期制作中,为了能尽早完工,导演扎克·斯奈德特意雇用了美国和加拿大的多达九家的计算机特效制作公司共同参与制作。
与其它的战争史诗片相比,这部《斯巴达300勇士》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影片的呈现形式上,将会给观众带来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虽然影片的公映是在2007年,但早在2004年扎内德就已完成了全部的前期工作,2005年9月17日,影片在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冰风暴制片厂开机,而需要演员表演的部分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宣告完成。与之相比,主要演员在开拍前的训练却用去了长达半年的漫长时间,这是因为片中有大量的冷兵器时代战争场面需要演员们亲身上阵,要做到效果逼真、打斗真实,自然演员们非要经过大量的专业训练不可。
关于技术
就技术水平而言,《300》远远不及《指环王》、《金刚》。按导演的说法,这部片子其实是“低科技”的。所谓蓝屏拍摄与数字背景并不新鲜,做起来也不难。只不过,的确很少影片像《300》这样,除了演员是真的,所有背景元素都由计算机生成。他们花6个月时间在蒙特利尔的一个大库房里拍完了所有的真人镜头(除了一段马上戏是在跑马场拍的),然后45个演员在计算机里化身300斯巴达勇士和成千上万的波斯大军,两军对垒,雷霆万钧,还有数字大象在数字悬崖边爬上爬下助兴。有了这样的计算能力,电影不再是剪出来的,而是“画”出来的——所有的背景都是后期用数字遮片“画”上去的,每一帧画面里的天空、风景都可以重新修饰,光影色调都可以重新调节,以营造战场气势。
一般来说,特效电影都追求照片级别的真实感,树是树,岩石是岩石,但《300》里树不是树,岩石不是岩石,都像经过Photoshop的滤镜处理,刻意追求一种超现实的奇幻风格,连演员眼睛里的光泽都经过漫画式的处理。这是他们在视觉效果方面最大的创新。《300》幕后最主要的特效工作室Animal Logic曾为《十面埋伏》做过特效,李奥尼达斯王掷梭镖的姿态里隐约还能看到金城武射箭的影子。犀牛和大象则像是从《指环王》里跑出来的,不过他们的钱袋不像彼得·杰克逊那么厚实,做这么几只大象已经快让他们破产了。
相比之下,倒是一些“低科技”的手段更有趣,比如天空的“咖啡染色法”:把咖啡倒在一张白纸上,将咖啡渍扫描下来,就是一层纹理效果,再倒一层,就加一层纹理……然后在Photoshop里合成,在After Effects里做出动态效果。片中很多云蒸霞蔚的天空效果就是这样做出来的,看上去很自然,像是摄影机拍出来的,又有绘画的质感。
神谕女那段恍惚迷离的巫舞,裸体与发丝、轻纱交织流转,视觉效果惊人。其实是在一个大水桶里拍的,摄影机对着蓝幕慢速拍摄。美丽的女演员在片中看上去表情痛苦,其实只是在水下屏住呼吸而已。青烟袅袅的效果则是CG烟雾外包一层真实的烟雾。单用任何一种烟雾都做不到这种效果,三维中无法做出那样变幻莫测的烟,拍真实的烟雾又没法控制它的运动。
打斗场面大量应用了慢动作,尖锐的长矛疾速刺入血肉之躯,动作冻结在半空,然后迅速分开,身体立刻四分五裂,鲜血像颜料一样,以各种迷人的姿态或泼洒、或飞溅到屏幕上。导演想把这些血溅疆场的镜头做得抽象、干净、漂亮,所以片中没有动用任何真血,90%的血都是从墨渍、醋滴,甚至直接从《300》漫画书的封面上扫描下来,然后在三维环境中做成动画。弗兰克·米勒热爱CGI,因为它能最好地传达漫画家对现实的感受。很多极端的,风格化的,摄影机不可能得到的镜头,都可以通过CGI技术“画”出来。
Disc Title: 300 2006 BluRay 1080P VC-1 TrueHD 5.1-CHDBits Disc Size: 34,871,444,088 bytes Protection: AACS BD-Java: No BDInfo: 0.5.6 PLAYLIST REPORT: Name: 00004.MPLS Length: 1:56:38 (h:m:s) Size: 25,730,488,320 bytes Total Bitrate: 29.41 Mbps VIDEO: Codec Bitrate Description ----- ------- ----------- VC-1 Video 16584 kbps 1080p / 23.976 fps / 16:9 / Advanced Profile 3 AUDIO: Codec Language Bitrate Description ----- -------- ------- ----------- Dolby TrueHD Audio English 1734 kbps 5.1 / 48 kHz / 1734 kbps / 16-bit (AC3 Embedded: 5.1 / 48 kHz / 640 kbps / DN -4dB) Dolby TrueHD Audio Chinese 1693 kbps 5.1 / 48 kHz / 1693 kbps / 16-bit (AC3 Embedded: 5.1 / 48 kHz / 640 kbps) Dolby Digital Audio English 640 kbps 5.1 / 48 kHz / 640 kbps / DN -4dB Dolby Digital Audio Czech 448 kbps 5.1 / 48 kHz / 448 kbps / DN -4dB Dolby Digital Audio Hungarian 448 kbps 5.1 / 48 kHz / 448 kbps / DN -4dB Dolby Digital Audio Polish 448 kbps 5.1 / 48 kHz / 448 kbps / DN -4dB Dolby Digital Audio Portuguese 448 kbps 5.1 / 48 kHz / 448 kbps / DN -4dB Dolby Digital Audio Russian 448 kbps 5.1 / 48 kHz / 448 kbps / DN -4dB Dolby Digital Audio Thai 448 kbps 5.1 / 48 kHz / 448 kbps / DN -4dB Dolby Digital Audio Turkish 448 kbps 5.1 / 48 kHz / 448 kbps / DN -4dB Dolby Digital Audio English 192 kbps 2.0 / 48 kHz / 192 kbps / DN -4dB / Dolby Surround SUBTITLES: Codec Language Bitrate Description ----- -------- ------- ----------- Presentation Graphics English 21.219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Arabic 10.610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Bulgarian 21.029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Chinese 22.770 kbps 繁体特效(画中显示) Presentation Graphics Chinese 21.203 kbps 简体特效(画中显示) Presentation Graphics Chinese 38.594 kbps 导评中字 Presentation Graphics Chinese 21.881 kbps 简体特效(黑边显示) Presentation Graphics Chinese 19.310 kbps 原盘繁体中字 Presentation Graphics Chinese 23.464 kbps 繁体特效(黑边显示) Presentation Graphics Croatian 19.535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Czech 18.662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Estonian 19.989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Greek 20.403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Hebrew 15.135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Hungarian 18.383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Icelandic 20.825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Indonesian 24.491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Korean 14.308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Korean 27.444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Latvian 18.487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Lithuanian 19.007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Polish 21.812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Portuguese 20.548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Romanian 20.151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Russian 22.652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Serbian 19.419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Slovenian 16.653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Thai 19.896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Turkish 21.827 kbps Presentation Graphics Ukrainian 20.379 kbps
最新回复 (0)